当前位置:疾病要闻正文

两会健康策 | 癌症防治"早"字当头,早做筛查诊断是关键

中国医疗生活网 2023-03-20

  “癌症的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缓慢的进程,从正常到癌前病变一般需要10到15年时间。对于肿瘤的防治,关键是做好早筛早诊。经过20多年来各方的协同努力,癌症早筛早诊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说。

  为了唤醒人们健康管理意识,普及早筛知识,3月15日,“2023年两会健康策”系列直播访谈栏目特别推出早筛专场——“癌症早筛惠及百姓健康”主题访谈。

1.jpg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深圳市晋百慧生物有限公司创始人于浩洋,觅瑞(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邹瑞阳,及早筛网(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赞泉做客直播间,聚焦肿瘤防控,围绕两会肿瘤早筛热点,共同献计献策。

  我国癌症每年新发病例超450万,城乡癌谱差异明显

  “我国癌症负担重,从全世界每年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来看,我们所占的比例较大。像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我们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几乎占了全球的一半,这是我们防治的一个重点。”陈万青表示,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57万人。最近十几年,去除老龄化因素,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我国城乡之间的癌谱也存在着差异。城市地区的癌谱与发达国家的癌谱越来越靠近,乡村地区的癌谱则与发展中国家的癌谱逐渐接近,特别是像食管癌、胃癌,仍然是威胁农村居民的主要癌症类型。”陈万青补充道。

  于浩洋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蛋白质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加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吸烟、大量饮酒等,使得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而早期结直肠癌几乎没有症状,从而导致大多数结直肠癌一经发现,已为中晚期,这也是我国结直肠癌负担较重的原因。定期筛查是预防结直肠癌的有效方式,越早发现,越早受益。现在针对肠癌的粪便基因检测技术已经较成熟,可作为初筛手段,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同时也有助于发现更多的肠癌早期患者,从而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陈赞泉看来,地域性差异也是我国癌症的一个特点。“两广地区是肝癌和鼻咽癌高发区域,福建或者是潮汕地区居民比较喜欢吃咸鱼或者腌制品,胃癌与肠癌较为高发。针对不同地区,我们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有针对性的筛查工作。”

  癌症早筛要在“方便舒适”和“物美价廉”间做好平衡

  王贵齐介绍道,近年来,大家的健康意识和行为转变得非常明显。以胃肠镜为例,2012年全国大概能做2800万,到2022年做到了3800万,每年增加大概100万,但是胃肠道癌症负担仍然严峻。综合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早诊率大概只有17%-18%左右,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和差距。“这就需要我们联合起来,不光是内镜,而是要在内镜以前要有初筛的工具进行有效的分层和浓缩,这样既提高了依从性,又提高了筛查的效率,对我们整个癌症现状的改变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癌症早筛需要聚焦哪些方面?王贵齐认为,关键是要做好方便舒适、好用价廉的平衡。“早筛首先是要方便,提高可及性。另外还要舒适,不能因为筛查过程很难受就把人吓退,还得兼顾好用、管用和性价比。”

  于浩洋则认为,早筛的“早”应该从两方面理解。首先是要有意识地早做筛查和检测,然后是根据现有技术条件尽早发现癌前病变区域,趁还没有发展到肿瘤就尽早发现和干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早筛的作用。“对于结直肠癌来说,粪便基因检测就是无痛无创的筛查,较为便捷,也不会对人体有侵入性的伤害。”

  实际上,随着技术的进展,通过粪便检测进行无痛无创的肠癌筛查已非新鲜事。晋百慧生物基于miR-92a检测技术自主研发的睿长太?(miR-92a粪便基因检测)产品,于2018年便获得NMPA批准上市。据悉,睿长太?对癌前病变检测灵敏度高达84.6%,能够赶在癌变之前、或刚刚癌变之时及早发现问题,确保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这样的产品,百姓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就完成检查,十分便捷。

  邹瑞阳介绍,早筛技术有影像学和肿瘤标记物两个方向,由于影像学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有较好的技术突破,所以很多从业者现阶段更为关注肿瘤标记物。目前基因层面的检测赛道较为火热,因为本身癌症就是一个基因突变的过程,聚焦基因对于检测来说也更有指向性。“作为技术公司就是要在科研端发力,做好产品研发,通过规模效益降低成本,给有需要的人群提供高质量筛查服务。”

  建立常态化癌症早筛体系,让癌症早筛人人可及

  如何建立癌症早筛体系,让百姓更便于早筛?王贵齐认为要建立“初筛+精筛”的机制,对普通人群进行初步的风险分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筛查依从性,也能提高筛查的效率。普通群众可以先利用癌症危险因素自测表对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再根据自身情况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深度的筛查。

  陈万青表示,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公益性的公共卫生项目以促进癌症早筛,由中央牵头的项目就有四个,包括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除此之外,由地方政府牵头的癌症筛查项目也非常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开展专门的癌症筛查项目,比如说浙江省2021年开展的全省结直肠癌筛查项目。”

  邹瑞阳介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已有胶囊胃镜、血检、粪检等更为无创的胃癌筛查方法来提升胃癌筛查的效率。“无创的筛查技术是传统技术很好的补充,要促进早筛可及性,一方面得通过科普提高人们的早筛意识,一方面企业要有能力提供好方法、好技术。”

  在于浩洋看来,就结直肠癌筛查领域,结直肠镜仍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但随着技术进步,粪便居家自检的产品已很成熟。可先用方便、无创的筛查手段进行初筛,从普通的人群中排除阴性人群,保证他们不会被漏检。同时,筛查结果提示风险较高的人群,让这批人去做肠镜,可有效提高数量有限的结直肠镜的利用率。“一些国家的基层医疗机构已在向人们提供居家自检产品,我国的老百姓也可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相关商品实现便捷的结直肠癌居家检测。”陈赞泉指出,早筛门诊已经在全国多地初步探索,广东、浙江、湖南、湖北都已有早筛门诊运行,其中湖北已在57家医疗机构开设“早癌筛查门诊”。“相信在未来,早筛门诊会像发热门诊一样普遍,在公立医院常态化,惠及更多的老百姓。”

  在众多癌种中,结直肠癌和宫颈癌是最适合进行早筛的癌种。近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民政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明确通过接种HPV疫苗、筛查、治疗等三级预防措施有效防控并最终实现消除宫颈癌。宫颈癌将成为被人类战胜的第一个肿瘤,而结直肠癌筛查手段确切,生长周期相对缓慢,肠癌的发生从癌前病变到癌症是5到10年,我们有足够的间隔时间去筛查发现潜在的早癌患者,可能是世界上第二个被“消灭”的癌种,我们期待早筛让更多人获益!